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 最佳实践项目亮点解读

9月26日,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表彰了入选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的10个最佳实践和16个优秀项目。本文为您解读2023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的整体情况和特色亮点。

亮点1:

更加注重片区统筹理念下的

综合性更新

片区化+综合性是城市更新的方向和趋势,有利于统筹资源、“肥瘦搭配”、由零化整,发挥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做到整体更新、综合运营。这也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确定的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类型。

近年来,北京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片区综合性更新项目,也成为本次评选的重点。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通过水岸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旅游通航等城市更新组合拳,串联起三里屯、燕莎、蓝港商圈和朝阳公园、红领巾公园,整体打造情景式、沉浸式的休闲消费场景。首开LONG街项目则是回天地区整体更新提升中的代表项目,通过统筹改造存量商业办公楼宇和步行街公共空间,打造商业、办公及中央共享花园有机融合的全新街区。

亮点2:

更加注重商业模式创新和

营造活力空间

实施城市更新,要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呼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新消费,打造更多的活力空间。本次评选中,这类项目占比很高,同时也是网络投票中最受市民群众欢迎的。

最佳实践中有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朝外年轻力中心、首开LONG街,优秀项目中有北投奥园1314、凤凰汇里巷等,都特别突出市场主体、运营导向,通过改造后植入新业态,带动片区活力提升。北投奥园1314项目围绕冬奥遗产再利用,充分发挥老旧厂房高、大空间优势,打造为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购物餐饮、主题体验于一体的体育特色商业园区。

亮点3:

更加注重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金名片。北京的城市更新必须把文化保护和传承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文化塑造更加有魅力的城市。本次评选中,更多不同类型的项目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充分挖掘京张铁路文化,将铁路元素融入景观设计,打造京张铁路户外博物馆。法源寺文保区坚持小规模、渐进式保护更新,注重挖掘宣南地区的会馆历史、名人轶事、红色文化,并加以保护和展示。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按照传统规制保护修缮老窑,推动千年琉璃烧制技艺的复原、传承、研究,同时创新“非遗+”运营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此外还有首开书院,在楼宇改造中主动开放建筑首层,聚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市民提供文化交流体验空间。

(中国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政策优化调整持续发力
下一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
分享到

© 2021 首开集团报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218.245.63.175/Content/weixinlogo.png
首开集团报
http://218.245.63.175/content/2023-10/25/001507.html
首开集团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