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我党为实现党的两个百年战略目标制定的重要战略。

党的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以消灭绝对贫困为目标,是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而制定的。

党的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是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村是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短板。乡村振兴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是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的关键战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时间上看,脱贫攻坚短,乡村振兴长。脱贫攻坚从2013年开始,到2020年结束,用了8年时间;乡村振兴从2018年开始,计划到2050年结束,需要32年时间。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振兴势必是一场更为艰难的持久战。

其次,从对象上看,脱贫攻坚主要针对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覆盖所有农村区域和农村人口。脱贫攻坚主要针对贫困地区,包括四个片区、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以及部分其他地区的贫困户;乡村振兴针对所有农村地区和所有农村人口,同时力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双向流动,覆盖面远超前者。

最后,从目标上看,脱贫攻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缓解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脱贫攻坚解决基本需求问题,要求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稳定增收,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灭区域性整体贫困;乡村振兴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标准远高于前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中央在脱贫攻坚目标完成之后,将整个“十四五”期间设置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期。设置过渡期的主要目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体来讲有以下要求。

首先,过渡期的底线任务是防止规模性返贫与新增贫困人口出现。一方面,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后仍可能因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人身意外等各种风险返贫;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期间未被纳入帮扶对象,但收入水平仅略高于贫困户的边缘户也存在因各种因素致贫的可能。

其次,过渡期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当前,许多脱贫人口仅仅达到脱贫的最低标准,这也是遭遇风险后容易返贫的主要原因,政府需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水平、生活标准为目标。

最后,过渡期要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过渡期,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政策要逐步转向乡村振兴,未来要在乡村振兴的框架下发展。未来发展的目标是让所有人,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因此,乡村振兴期间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帮助低收入家庭以及相对贫困人口发展。

(三农发布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 最佳实践项目亮点解读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21 首开集团报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218.245.63.175/Img/2023/11/2023110261935378eb45409ca58f3b024427238f.png
首开集团报
http://218.245.63.175/content/2023-10/25/001508.html
首开集团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