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联合发文: 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明确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支持城市更新是财政投资尤其是中央财政关注的重点,也是发力的主要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

对于2025年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通过竞争性选拔,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在城市层面探索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资金、用地、金融等各类要素保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中央财政对入围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入围城市制定城市更新工作方案,统筹使用中央和地方资金,完善法规制度、规划标准、投融资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探索城市更新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和模式。

按照通知规定,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每省(区、市)可推荐1个城市参评。

对于资金支持方向,通知明确,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其中,城市更新重点样板项目包括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经济集约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建设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筑垃圾治理、综合杆箱、危旧桥梁、机械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既有片区更新改造。城市更新机制建设包括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

“城市更新的重点样板项目向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制约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发力,并注重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将为内需潜力释放提供坚实支撑。”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

两部门要求,各城市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原则,突出本次城市更新的重点内容,聚焦城市老城区,集中打造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形成样板片区。同时,与现有支持政策做好统筹衔接,具体项目上不得重复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其他渠道中央资金。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条:“对等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怎样应对?
下一条:“好房子”新标准有何亮点? 几个关键词带你看懂
分享到

© 2021 首开集团报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218.245.63.175/Content/weixinlogo.png
首开集团报
http://218.245.63.175/content/2025-04/11/002267.html
首开集团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