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望京”地名小议

开栏语:为引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完善首开“尚责”文化体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共同书写首都历史文化传承,本报特与“李仲民京城文化工作室”合作推出“说文谈史”系列栏目,讲述不一样的京城文化与历史故事。

北京“望京”地名小议

北京以“望京”命名的地方不少,最具代表性的要属朝阳区望京地区。

“望京”作为地名至少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当时都城洛阳东南城门即名“望京门”。

到了唐代,长安别宫华清池的西门名望京门,骊山上还建有望京楼。汴州、益州、苏州等地也设有望京楼,尤以幽州望京楼最为出名。诗人李益769年考取进士后久不得志,曾入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幕府。期间写下《又献刘济》一诗,内有“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之句。这座“望京楼”位置已无从得知,却是北京地区首现以“望京”命名的地方。

1012年北宋名臣王曾出使辽国之时,幽州已成为辽国南京,又称燕京。归国后作《上契丹事》,内指:从燕京“出北门,过古长城,四十里至孙侯馆,后改为望京馆,稍移故处。”辽燕京北垣东门曰拱辰,旧址位于今西城区闹市口大街中段。按王氏奏疏:出燕京北门,四十里处曾设有驿站孙侯馆;后来改设望京馆,位置也发生了迁移。

关于望京馆的位置,1075年使辽归国后的沈括上报的《使虏图抄》谈到:“自(幽)州东北行三十里至望京馆。望京馆西南距幽州三十里,自馆东行少北十余里出古长城。”若以拱辰门计,其与今朝阳区望京地区恰好吻合。

《金史》有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秋七月戊辰,朝献于衍庆宫。庚午,幸望京甸。”以及金世宗“上次望京淀”等记载。很有可能就是辽时望京馆的所在。由于温榆河支流经此流过,夏秋之际水草繁茂,遂成为金代皇室郊野游猎场所。元大都落成后,其距大都东垣崇仁门(明清时称东直门)不过十里,逐渐演化形成村落。

明景泰元年(1450)初,明代宗为抵御蒙古瓦剌部入侵,采纳于谦建议,“筑德胜门北双线铺及东直门外望京村墩台。”望京村墩台设立后,派驻守军护卫。

有文章指:明后期望京村已分析为大小望京村。两村以一条小河相隔,大望京村居东,小望京村居西。但未见史料依据。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有清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一日内务府官员上报买办正蓝旗护军唐乌塔所有的望京村地亩事宜奏折。从中得知,当时望京村似尚未分村,内务府购地目的是用于雍和宫日常开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

元明清三代,望京村为大兴县治下。民国时归东郊区。历经调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小望京村归朝阳区崔各庄乡管理。

经过以首开人为代表的首都建设者三十余年的精心打造,望京地区的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如今这里已成为集商业、住宅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际现代化超大型综合社区。

正所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工会 李仲民)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好书分享之《大国大城》
分享到

© 2021 首开集团报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218.245.63.175/Img/2023/12/2023121477bc7c593f9d4259a7abf4e5885e8877.png
首开集团报
http://218.245.63.175/content/2023-12/11/001573.html
首开集团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