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首善担当 聚力融合发展 首开集团合并重组五周年改革发展掠影

岁月的年轮,镌刻着奋斗者的脚步;时代的旋律,激荡着拼搏者的足音。

五年前的早春,承载着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助力首都城市有机更新的使命,首开集团与房地集团实施合并重组,揭开了了集团勇担重责、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

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在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党委正确领导下,首开人胸怀使命、同向竞发,共担风雨、稳步前行,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精准高效深化融合重组,聚集资源推动转型升级,创造丰富以“向心·利民”为核心的“首开经验”,积极探索超大型城市有机更新路径,充分发挥协同乘数效应、资源聚合效应和品牌溢出效应,在首都北京高质量发展画卷中写下新的篇章。

深化“首开经验” 坚定转型发展

传统舞狮、文创手工制作、地道老字号美食、春节主题打卡……2024年春节期间,首开LONG街“春意正LONG新春庙会”提供了多种新年潮流玩法,“烟火气”+“时尚感”的沉浸式体验吸引着游客们停留驻足。

位于回龙观核心地段的首开LONG街,是首开集团携手昌平区政府共同打造的城市更新标杆。作为“回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开LONG街营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全面提升回天区域居民生活品质,促进京北地区商业消费与美好生活迭代升级。开业首月,首开LONG街就迎来客流90万人次。

从城市开发到城市更新,从城市建设到综合运营,首开LONG街是首开集团创造深化“首开经验”的又一案例,也折射出首开集团深度转型升级的发展逻辑。

时光回溯到5年前,2019年3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宣布首开集团与房地集团实施合并重组,赋予集团“打造全国领先的非经资产管理平台,力争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综合服务企业”的新使命新定位,开启了集团深度融合、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体系再造激发活力。集团瞄定发展新定位,坚决有力深入推进合并重组,持续调整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改革机构设置,推动体制机制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锻造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集团跨类别深度整合重组的创新实践,荣获全国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战略引领蓄势赋能。聚力高质量发展,集团深入结合企业实践,科学决策企业定位和发展战略。“十四五”时期,首开集团按照“打造两大平台、做强七个板块、坚持双轮驱动、着力协同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向服务型、平台型企业转型,结合强化“四个服务”功能做特做优,立足践行“城市复兴”理念做优做强,乘势而上加快战略转型。

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首都事业发展为中心,坚持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五年来,首开集团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对城市发展建设规律、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城市运营服务方式的思考与实践,一步步凝结形成以“向心·利民”为核心的“首开经验”。2022年,“首开经验”被写入北京市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集团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改革转型未有穷期,砥砺奋进正当其时。面对未来,首开集团将持续丰富拓展“首开经验”,不断注入新的实践内涵,努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心怀“国之大者” 彰显首善担当

今年年初,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传出好消息,在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西北角,一座运河元素商业综合体——“首开万象汇”项目将于年内迎客。副中心将再添大型商业综合体。

建筑形体如同运河河湾中心“孕育”一颗“明珠”,由首开集团携手华润集团打造的“首开万象汇”项目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初露芳容。作为城市副中心新地标,“首开万象汇”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重要的商业配套项目,也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用开放性的下沉广场、环抱的建筑形态、标志性的空中悬挑体块,将商业、生态、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项目建成后,将入驻300余家店铺,汇聚超市、餐饮、影城、亲子娱乐等业态,可辐射服务周边约37.5万人。

不仅仅是“首开万象汇”。副中心首个超低能耗住宅“国风尚城”共有产权房项目,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的又一艺术会客厅小堡印象街项目,让老旧小区“焕”新颜的怡乐园二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在这片充满可能的热土上,首开集团全情投入,辛勤耕耘,持续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牢记“国之大者”,践行国企担当。五年来,从首都核心区到城市副中心,从冬奥赛场到百姓社区,首开集团坚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服从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高擎责任大旗,坚定首善担当,不断拓展丰富“首开经验”,为新时代首都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上,“冰丝带”变身“金丝带”的场景相信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国家速滑馆亮起中国队冬奥夺金专属灯光,这背后有着首开团队的共同努力。

“服务家门口的冬奥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首开员工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心中的坚守和担当。作为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排头兵,首开集团积极参与冬奥场馆建设,调集精兵强将全力支持冬奥。首开领衔社会资本联合体投资组建国家速滑馆公司负责建设和后期运营,带领建设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精益求精建设大国工程。首开服务团队坚守幕后,精准调整照明系统让“冰丝带”变身“金丝带”,高质量做好冬奥会服务保障。首开旗下酒店全流程、全要素检验住宿餐饮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住宿餐饮保障水平……

秉承“奥运匠心”,助力冬奥梦想,首开集团用专业、科技、智慧和汗水,为精彩非凡的奥运盛会贡献首开力量。

怀抱复兴梦想 焕发城市活力

一城北京,半城胡同。胡同是北京典型的文化符号,纵横分布间,形成老城的骨架血脉。

走进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青瓦灰砖,宽阔敞亮,雅致而有古韵。屋内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槐香客厅”“议商暖阁”“文馨书馆”……在共生院里,胡同居民也有了聚会议事的公共空间。既留住胡同韵味,又改善人居环境,老胡同有了新生活,这其中也有首开人的一份贡献。

2019年,首开集团旗下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的设计师们对雨儿胡同进行了有规划、系统性的治理。历经8个多月时间,他们以“绣花”功夫精细设计、精心修缮,改善居住环境,留住记忆乡愁,打造出老胡同里的现代生活。

作为北京城市开发建设领域的排头兵,首开集团坚持“城市复兴官”的战略定位,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面布局城市更新业务,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

首开集团先后与全市11个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领域深入合作。主动融入城市发展新格局,首开集团全面开展了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城市更新业务。从50岁“高龄”焕发新生的古城南路社区,到双双入选“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的首开LONG街、首开书院,一个个标杆项目的先后落地,展现出首开更新城市的创新活力。

2019年7月,以老山东里北社区作为首个试点,首开集团携手石景山区政府启动了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改造。更换新电梯、拆除占道地锁,统一收纳室外飞线……经过各方的努力,社区面貌一步步发生蝶变,先后获得北京市先进社区居委会、石景山区首批五星“品质社区”等多个荣誉。仅2023年,首开集团就共计取得3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证,总建筑面积213.32万平方米。

位于东三环国贸CBD西侧的光华里5、6号楼,是北京首个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作为产权单位,首开集团积极利用危旧楼改建政策支持,与街道、社区等多方组建“党建共同体”,开展入户调研80多次,一个月内就实现100%签约。2022年9月,老住户们领取到新钥匙,光华里5、6号楼实现回迁入住。

去年底,皇城景山三期申请式退租项目签约期结束。作为实施主体,首开集团至此完成了整个皇城景山街区的申请式退租工作。目前,皇城景山三期已经成为全市首个片区式综合更新试点,为统筹推进文物修缮、风貌保护、环境提升和产业导入创造了良好条件。首开集团正系统推进综合性城市更新工作,一步步重塑街区环境,焕发老城活力。

厚植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底色

住户一次性办理查档、结清房租、领取房改售房手册等业务,将房屋交易、居民落户、孩子入学受限等办证难题解决在“家门口”……在海淀小南庄社区,首开集团房地产交易所主动向前,提供“一站式”房改售房服务,让群众牵肠挂肚的“人生难事”变成了“幸福大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来,首开集团坚守为民初心,坚定践行责任,紧扣“七有”“五性”把民生实事落实落细,在增进人民福祉中积极作为,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非经资产管理平台,首开集团专业化运营管理着超过3000万平方米非经营性资产,积极为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方案路径。近五年,集团累计办理发放3000余套房屋产权证,为2.6万套房屋打通了办证路径。

深入践行“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首开集团在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同时,也为市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提升。在方庄芳城园小区14号楼,占地1400余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化身成为便民服务综合体,为居民营造了舒心宜居的生活环境。首开集团还计划更新再利用所辖社区地下近30处空闲空间,优先用于补充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

从融合式机构养老到探索全龄社区养老,从物业+养老到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近年来,首开集团为北京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探索首开方案。依托优质自有资产,首开打造了多个融合式养老项目。当前,首开集团在北京中心城区运营养老机构共9家,总床位数量近800张。西钓鱼台院成为市属国企唯一的五星级养老机构。

从“硬件”的焕然一新到“软件”的全新升级,首开集团着力提升服务品质,共建幸福家园。建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双旗杆东里小区,多年来处于物业代管状态,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2019年7月,首开天岳恒公司应急接管了这里,破解停车难问题、配备消防设施、绿化环境……一系列专业服务和务实举措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双旗杆东里也成为北京首个聘请物业“管家”的非经小区,更入选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

擦亮“金色名片” 守护传承文脉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上明珠璀璨,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年底蕴。

在2020年紫禁城600周年庆典前,故宫启动了东、西六宫古建筑的下架油饰保养。保养施工前,承担修缮任务的首开古建团队像中医看病一样,先耐心“望闻问切”,分析出地仗和油饰彩画的病害,再对症下药,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中,首开人还尽力缩小施工作业占地,做好现场布置和安全疏导,尽可能地不影响观众参观。历经两年的修缮,首开古建团队让故宫东、西六宫以更健康的面貌迎来海内外游客。

传承历史文脉,重振古都之脊,需要首都国企的担当与付出。多年来,首开集团以“城市复兴”为己任,倾力参与中轴线的维护修缮与传承复兴。从世界文化遗产天坛、故宫的修缮保护,到红色革命旧址北大红楼的修缮服务一体化,从皇城景山街区更新项目的落地实施,到现代奥运场馆“冰丝带”的建设运维……首开集团坚守匠心,精雕细琢,持续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文化传承发展的又一重要载体,是遍布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是全国拥有博物馆最多的城市,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之城。博物馆里,也有着首开人奔忙服务的身影。

在展示北京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首都博物馆,在有如时光列车驶过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在尽显皇家风范的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首开服务团队凭借在物业管理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先进经验,落地标准化服务,并满足场馆的个性化需求,赢得了游客与馆方的一致认可。

2023年底,首开又连续中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和蒙藏学校物业服务项目。秉承着服务首都文化建设的使命,首开集团目前共为北京23座博物馆提供服务保障,共同守护历史瑰宝,传递文明力量。

创新驱动发展 书写“绿色答卷”

源自德国的被动式住宅,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概念。然而,在首都的生态涵养区密云,这种“会自主呼吸的房子”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2022年底,首开集团开发建设的北京首个超低能耗住宅小区——国樾天晟项目正式交用。高效外保温系统、无热桥设计等被动式建筑五大核心技术的运用,让房子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在室内始终保持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的状态,打造出绿色舒适的人居环境。

早在2013年,首开集团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战略,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社区建设,研发落地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打造了多个超低能耗示范项目,累计取得绿色星级认证的建筑面积也超过1900多万平方米。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开集团紧跟国家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及政策指引,率先探索房地产开发建设的“12大减碳策略”,全面实施碳盘查、碳规划、碳实践三步走策略,积极推动绿色城市建设。2022年,首开集团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碳盘查工作,成为开展企业级碳盘查的北京市首家房地产企业。

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引领,首开集团瞄准科技前沿,加快绿色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去年7月,在全国低碳日公共机构主题活动中,低碳智能示范标杆首开房地大厦项目成功入选“北京市公共机构节能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及应用场景”。首开房地大厦智能低碳管理平台以冬奥科技成果“AIoT智能建筑操作系统”为基座,并应用了空调和照明节能群控系统等多项节能措施。仅2023年上半年,大厦同比节能量就达48万度电,实现同比节能率20%。

如今,首开集团正加快绿色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五载奋进,征途如虹;五年砥砺,再启新篇。放眼新时代首都发展,首开集团将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继续致力家国事业,助力城市焕新,传承古建文化,守护万家灯火,为北京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首开力量。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2021 首开集团报
广州阅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TOP


http://218.245.63.175/Img/2024/3/2024031223975d4dcebd4bdcb3c0c02d6ab273b9.png
首开集团报
http://218.245.63.175/content/2024-03/08/001670.html
首开集团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