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5日,股份公司召开“京外成本控制性指标成果汇报交流会”, 会议由股份公司成本合约部牵头组织,苏州、成都、福州、杭州、厦门、广州等六家城市公司领导及成本管理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集中展示了股份公司六个重点布局区域的成本管理标准化成果,各城市公司分享了成本控制性指标体系搭建的工作思路、区域特点、指标成果、应用场景和工作启发。
会议指出,在集团和股份公司控本增效总体要求下,成本管理工作既要“算得准”,更要“算得精”。成本控制性指标今后要考虑更多的应用场景,对内做好限额管理,与合约规划有效衔接,利用材料智慧云平台做好价格指标更新;对外针对市场异动、相关政策规范变化及时做好成本指标更新。成本控制性指标成果要及时与产品标准化成果有效衔接,与行业标杆企业做好对标,保证在行业中的先进性。
自2021年以来,为主动应对行业内外形势变化,强化企业成本管理能力,股份公司一直将“建设不同区域、不同业态、不同标准的成本控制性指标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抓手进行落实,顺利完成北京区域成本控制性指标试点工作。近年,股份公司进一步响应集团公司关于深入开展“管理创效”活动的总体要求,全面启动苏州、成都、福州、杭州、厦门、广州等六家京外公司的成本控制性指标体系搭建工作。(股份机关 王玥)